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文旅集团干部群众闻令而动,以坚定的信念和快速的行动,逆流之中科学施策、规范有序地做好区内隔离站点之一的运维保障工作,以担当作为诠释国企人攻坚克难精神,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准备:一小时,75名工作人员到岗
1月26日(大年初二)傍晚,当大多数人还在回味年味的欢快之时,集团按照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指示,配合市场公司迅速集结起一支由安保、保洁、后勤保障、信息、设备运维等五个职能组织构成的75人的“硬核团队”,同时制定“集团班子领导带班值守,定时通报信息”的工作机制。此时,自接到紧急召集令仅仅过去1个多小时。
合作:四十八小时,启用准备全部就绪
疫情就是命令。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在第一时间中紧张、有序地展开,近百余人同时作业的火热场面让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如今回想起来仍是记忆犹新。隔离区域的划分和动线设计、各个区域、楼道的清理和消毒,冲淋、消防设施和隔离房间内的物资采购、安装、调试,网络、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点位的布置、人员培训、运行方案等等,四十八小时,隔离站点主、副楼的67间房启用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实战:八百四十小时,确保站点平稳有序
防控就是责任。观察站点启用后,集团领导小组组长吴斌对现场工作人员及时提出四个“务必”的要求,即:务必保持匹夫有责之心,务必保持服从安排之态,务必保持细之又慎之风,务必保持防护为主之则。
截至2月底,隔离点已累计进出隔离人员93人。每天的登记、测温、清洁……在站点一如既往平稳有序的背后,有一批党员群众始终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地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大考中:设备运维组组长朱熹,巾帼不让须眉,每天带领组员快马加鞭、挑灯夜战,为及时启用站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负责点位24小时一班值守的杨杰,接到指令后,在家对着襁褓中不满周岁的小宝看了又看,细心的媳妇对他说道:“你放心,家里有我。你好样的,孩子以后会以你为榜样…”;“你说话声音怎么这么嘶哑?昨天几点忙好的?”“小点声,我没事,喝点水就好了...”这是站点投入当天朱强和另一头的一段对话,手机里记录着他每天在站点里超万步的计数;负责平面设计工作的费晓伟,争分夺秒至凌晨5点,24小时内完成站点“疫情防控须知三折页”、“防护健康指示”KT版、易拉宝等宣传物料的制作设计;隔离房中卫生器具漏水了,马丹伟二话不说,穿上二级防护服进去抢修,充分体现了青年党员的先锋和担当……
一个多月来,一大批战“疫”工作者始终奋战在一线。
除了隔离点上临危不惧、逆风而上的工作人员,还有这样一群文旅人,他们用勇气和热情守护着这座城区的平安,用“志愿红”彰显了国企人的责任和担当。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1月30日下午,返沪归来仍在居家隔离的顾婷婷私信了几个同事,默契间,一支名为“暖暖的爱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团队迅速集结,来自集团和子公司的37位党团员为爱而战,大家纷纷主动向村居党组织报到,践行初心和使命,通过“心联鑫”认领公益服务项目,向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捐赠善款…他们中,有亭林镇入村驻点志愿者为保一方平安,日复一日辛勤坚守的恒心;有团支部委员陆春亮逆风而行,第一时间报名道口防控检测志愿者的果敢;有陆星同志不顾耳膜疼痛、声带受损,1天打完471个排摸电话的坚持;有我们“小身材、大担当”的团员徐丰“要么不去,要去就去最艰苦岗位”的雄心;还有曹洁、朱若愚夫妻档携手,共同站岗抗“疫”一线的伉俪深情;更有退伍军人姚郁伟展现退伍不退色,争做志愿后勤兵的飒爽,以及胡丽红同志“疫”无反顾四上检查站,通宵达旦的默默守护……107人次的志愿服务,394个小时的辛勤值守,其中的一桩桩一幕幕抗疫小故事让我们备受感动和鼓舞。
“疫”去安来春可待。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携起手来,承担起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继续全力奋战、英勇奋战、团结奋战,一定能排除万难,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温暖的春天定会如期而至。